家具新規實施已有半年多,仍有商家用所謂“行規”忽悠人。在福民路一大型家具城,記者咨詢一套實木衣櫥,促銷人員熱情介紹說,售賣的家具都是全實木。市消委會也提醒消費者,購買木家具,特別是實木家具時,最好在合
木家具新規實施已有半年多,仍有商家用所謂“行規”忽悠人。近日,有消費者花近萬元購買的臥室家具,購買時銷售員信誓旦旦稱是實木,可運到家卻發現竟是“實木貼皮”;商家將本屬于“綜合類木家具”模糊稱為“實木家具”,誤導消費者。
臨近春節,買家具過新年的家庭不少,市消委會提醒消費者,購買木家具,特別是實木家具,最好在合同上對該家具類型進行明確標注。
人造板魚目混珠充實木
去年12月,市民吳小姐和男友在一家居賣場花9000多元買了一套臥室家具。吳小姐說:“當時商家推薦說是實木家具,符合環保要求,我們才決定購買。”近日,新房裝修完成,他們向房間搬家具時,不小心砸了衣柜內的抽屜,被砸的板材裂開后,發現抽屜外殼是貼面的。經仔細查驗,發現整個衣柜其實都是實木和人造板混合制作,即俗稱的“實木貼皮”家具。
吳小姐找到商家要求退貨,但因商家銷售時只是口頭承諾,而送貨單上吳小姐已簽收“查驗無誤”,商家以“產品確實使用實木為原料,而且銷售時并沒有指出是100%實木材質”為由,拒絕退貨,只同意打九折。
吳小姐的遭遇不是個例。據市消委會反映,有關木家具投訴中,消費者反映較多的有貼皮家具冒充實木家具,框架實木冒充全實木家具,低檔實木冒充名貴木材家具等。
部分商家亂用“實木”名
臨近春節,家具市場迎來銷售旺季。記者走訪市場發現,純實木、實木、實木復合、實木強化……家具材料的品種實在太多,名稱更是千變萬化,讓人摸不清底細。
在福民路一大型家具城,記者咨詢一套實木衣櫥,促銷人員熱情介紹說,售賣的家具都是全實木。記者查看衣櫥發現,衣櫥背面板及抽屜板外側比較薄,提出質疑,推銷人員才說衣櫥框架是實木材料,其他部分是用密度板制造。
記者注意到,目前家居市場標稱為實木的家具很多,但實際整體都是實木制成的卻只有少部分,而且其中大多是紅木家具。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說:“你就是花上幾萬元購買的家具,也不一定全是實木的。”“都稱自己是純實木,自己也不懂,只好稀里糊涂買了”,一位正在逛家具的趙先生無奈地說。
為何商家要在“實木”一詞上做文章。記者在一家居賣場看到,一張由紫榆(紅木的一種)制成的書桌標價9.5萬元,而一套實木框架、其他部位為密度板制造的書桌只需7000多元即可買到,兩者在價格上相差10倍多。這就不難明白,為何許多不法商家硬是將非實木家具冒充實木家具銷售,目的就是混淆概念賺取利潤。
“市面最普通的實木家具也比板式家具貴3成左右,特別是以名貴木材為貼面的家具,如果按實木家具賣,價格不是貴一二倍了”,業內人士稱。而在家具行業,向來就有“主要部件是實木即可稱作實木家具”的“潛規則”。
據介紹,全實木家具,是所有木質零部件均以實木鋸材(板材)制作,這種家具價格最高;實木家具是指基材采用實木鋸材(板材)制作,表面沒經覆面處理,這種家具看上去跟全實木家具沒兩樣,價格也比較高;更多的是實木貼面家具,也就是基材采用實木鋸材(板材)制作,并在表面貼實木單板的家具,普通人很難鑒別究竟有多少實木成分。
呼吁強制加貼實木家具標志
去年5月1日,國家質監總局、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制定的《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》已正式施行,該標準對各類木質家具都規定了具體的名稱和標準。
市消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,消費者對所購商品的情況有知情權,若商家明明清楚所賣并非純實木家具,卻仍按純實木宣傳,這種誤導屬于一種變相欺詐行為,消費者可依法維權。
有消費者則反映,新國標出臺是好事,但消費者不可能隨時人手一本比對,如果質檢總局能夠做一些通俗易懂的標志,以強制性方式為實木家具貼上專用標簽,那么消費者只需要認標簽就能買到合適的實木產品,也就一目了然和省事方便了。
市消委會也提醒消費者,購買木家具,特別是實木家具時,最好在合同上對該家具類型進行明確標注。
- 熱門樓盤展示》》
- 推薦出售房源》》
- 最新資訊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