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雞肋,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。當年曹操行軍打仗途中進退兩難,把夜間口號定為:雞肋。主簿楊修一耳朵就聽出來了,這是主帥的內心投射,無心戀戰,要撤了。
在經濟領域,也有諸多雞肋現象,我稱之為“雞肋經濟”。我給雞肋經濟下個定義吧:這是成本效益比較接近,很容易讓人造成選擇性焦慮的一種經濟現象。
我有這種親身體會,很知道這里面的進退兩難。當年訂的一套三亞婚紗照要到期了,你說拍還是不拍?不拍太可惜了,拍吧,恐怕要付出時間精力路費,更大的經濟成本。
至于電商端午價格戰,什么購物券,什么紅包,也可以這么看。很多消費者有這種經驗,因為一點甜頭,往往付出更多的錢,為了把到手的券花出去,買了一些不實用的東西。本想少花錢,最終,虧大了。所以,如果商家給的優惠不是那么太給力的話,在見多識廣的消費者眼里,那的確形同雞肋沒有兩樣。
多家壟斷企業放開的是“肥肉”還是“雞肋” ?
事實上,在風云變幻的市場中,“商業誘餌式”的雞肋經濟只是小兒科,雞肋經濟,可能是朝陽產業,只是現在還讓人舉棋不定,比如壟斷國企放開之于民企;雞肋經濟,也可能是貴族的沒落,比如個人住房貸款業務,為什么姥姥不疼舅舅不愛,居然被銀行打入冷宮呢?
壟斷領域向社會開放是肥肉還是雞肋,熱議已久。國家發改委近日邁出了實質性的重要一步,公布了首批向社會資本開放的80個示范項目清單,包括中石化、中石油這些壟斷性央企。但是很多民營企業掌門人卻猶疑觀望的多,真正要出手的少。你看,“肥肉”還是“雞肋”、“赴宴”還是“敷衍”,正讓很多民企患上選擇焦慮癥。
市場反應明顯滯后于政策引導,這確是個大問題。據分析,政府能否實現制度突破,打消社會資本的疑慮,是政策成敗的關鍵。
我注意到,有人打了這樣一個比方,“這就好比,讓姚明和一個十多歲的小孩打籃球,是無法玩兒起來的。”這個比喻有點意思,這能看出制度突破的重要性。理論上,姚明和一個十多歲的小孩打籃球完全沒有問題,只要制定一個合理的規則。否則,民企是要付出巨大的機會成本的,難怪要猶疑觀望,不敢上前招呼。
個人房貸業務成“雞肋” 源于樓市不景氣
如果說因為在探路階段,試水時期,這一切還可以理解,房貸成為雞肋又因為哪般呢?要知道,個人住房貸款業務,曾經是銀行的掌上明珠,被銀行視作是優質、低風險業務。
媒體報道,從去年四季度起,商業銀行對個人房貸業務就不再熱情。各行普遍上浮二套房貸利率,差異化對待的首套房貸也已普遍取消八五折優惠,甚至還有上浮。同時,貸款申請發放全周期明顯拉長。
《解放日報》分析,大環境的綜合變化因素疊加,使市場對近期央行窗口指導究竟能有多少效果存在保留。
其實,按我看,主要因為樓市不景氣了。最新數據,環比逐月上漲近兩年的中國百城房價,在今年5月份掉頭向下,環比上月下跌0.32%。這個數據,此前已經連續環比上漲23個月了。
此時,銀行在干什么?我們《天下財經》也報道了,銀行職工在忙著給客戶送粽子拉存款呢。這不,快6月份了,資金信貸會雙雙緊張,銀行又開始玩存款“坐滑梯”、“蕩秋千”的游戲了。這真是今非昔比,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居然被打入冷宮。行情好的時候,你是香餑餑,行情不好的時候,你成了雞肋。以前你是小甜甜,現在你成了人家的牛夫人。
- 熱門樓盤展示》》
- 推薦出售房源》》
- 最新資訊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