業內人士表示,本身需要去庫存的房地產行業,卻在去庫存過程中出現價格大幅上漲,這種現象肯定是不正常的。而房地產市場的兩極分化也讓去庫存問題變得更加棘手。這也說明,有些企業、機構、甚至地方政府在“去庫存”的過程中,有些做法可能并不是很合適。
對此,北京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陳志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人民日報對權威人士的訪談文章說明,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,只要不是有利于發揮房子居住功能的任何東西都是不合適的。加杠桿、增加投機性是制造更多的風險。
陳志表示,去庫存說明房地產是需要被調整的行業,不是需要過多被保留的對象,但在去庫存過程中要考慮財政壓力怎么解決,出現大量的爛尾樓怎么辦,導致了金融風險怎么辦?實際上,需要對不同時期房地產行業存在的風險有不同的判斷,然后根據這個判斷去操作。
對于權威人士訪談文章發表后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,陳志表示,北京的房地產市場在去庫存前后都處在一種非常平穩的狀態下,影響不大,住宅市場會繼續保持穩定態勢,但商務寫字樓有一定的庫存壓力。上海可能會慢慢跟上北京的步伐。深圳前一段時間有過度投資、投機傾向,可能需要先經歷一段時間的調整。
而對于三四線城市的房價,陳志認為,這不太樂觀,去庫存壓力依然非常大,而且有些城市根本找不到好的去庫存的方式。
在5月4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決定,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措施,推進新型城鎮化滿足群眾住房需求,分別從房源、公租房貨幣化補貼、稅收優惠以及市場規范方面,給予住房租賃市場支持。
對此,陳志說,在一些住房短缺的城市,市場供給乏力的情況下,政府通過財政稅收等政策鼓勵引導自有住房、商業用房等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出租是解決住房問題的有效辦法。
- 熱門樓盤展示》》
- 推薦出售房源》》
- 最新資訊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