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要征?
——讓房子回歸居住本質
當前,我國房產稅按照1986年10月1日起實施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》征收,由產權所有人依照房產原值減除10%至30%后的余值計算繳納,稅率為1.2%。若房產出租,則依照房產租金收入的12%進行繳納。
為何現行征稅方式要向收取房地產稅轉變?朱中一分析,房地產稅征收既是全國稅制改革的重要一環,也是住房體制改革的需求。
朱中一指出,房地產稅其實包括房地產業營業稅、個人所得稅、房產稅、土地增值稅、契稅等多項稅種,征收房地產稅主要是征稅思路的轉變。“目的是要從現行的房屋流通環節收稅為主,轉向持有環節收稅為主,這將抑制投資、投機性需求,盤活存量,進而使房子回歸居住本質,長遠看對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大有裨益”。
開征難在哪兒?
——探索十三年“卡”在立法上
記者梳理發現,當前所討論的房地產稅由“物業稅”演變而來, “物業稅”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上,由此計算房地產稅提出已有13年之久。其間各界對征不征、怎么征、征多少等問題多有爭論,但尚無定論。
多位專家指出,房地產稅全國鋪開首先要過立法這一關,目前正處于這一環節。
為何13年探索推進緩慢?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中新網記者分析,一方面,不動產登記等房地產稅征收前提工作推進緩慢,“家底”尚不清楚。另一方面正如官方表態,改革存在阻力,頂層設計需要考慮多方面內容。比如,如何在不重復收稅的基礎上平衡地方政府與老百姓的利益關系、如何對房屋估價、如何設置稅率等等。
試點情況如何?
——有示范作用,但效果不明顯
雖然還沒有立法,為探路房地產稅落地,2011年初,上海和重慶先行試點征收房地產稅。上海采取增量征收模式,重慶則采用高端存量征收模式。
房地產稅試點迄今已試行5年多,效果如何?朱中一認為,與國外相比,上海、重慶試點房地產稅稅率較低,對穩定市場的效果并不明顯。但釋放了一個積極信號:房地產稅一定會收,只是時間問題。同時可為房地產稅框架建設提供參考。
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告訴記者,兩個試點出現的最大問題是一些區域收稅成本上升,抵消了稅改效用,一定程度上還推高了購買房屋成本,影響房企去庫存。
如何影響樓市?
——短期內可能影響不大
房地產稅對樓市有何影響備受市場關注。多位專家向中新網記者指出,房地產稅如果落地,將有助于樓市抑制投資、投機性需求,抑制房價上漲,但對成交、房價影響到底有多大,還要依照征稅方式、征稅主體范圍、稅率多少等因素綜合評判。
張大偉指出,“房地產稅短期可能促使部分投資者拋售房源,但如果不解決投資長期依賴房產,熱點城市有效供應少于需求,相關稅收依然會轉嫁給買房者支付。”
張大偉預測,從試點城市看,房地產稅從新增量入手且稅率不算高,按照執行周期估計,開始執行的5年內對樓市整體影響不會大。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向中新網記者分析,房地產稅對樓市更多是長遠影響,土地、財稅、金融三大樓市長效調控機制將完善。
你要多交錢嗎?
——區別征稅概率大 一定范圍或免征
“房地產稅開征,業主要多交錢嗎?”這是準購房者和已購房人最關心的問題。
多位專家指出,房地產稅包含類目復雜,涉及房地產交易、持有等多個環節,目前怎么征、征多少等具體問題還在研究階段,即便是兩個試點城市也有很多環節需要完善。這些未知因素將會決定買房是否要比以前多交錢。
以試點城市上海為例,按照當地現行稅收政策,一個家庭人均擁有住房60平米(含)以上購買二套房時需要按超過部分總價的70%為稅基繳稅,成交單價在4.5萬元以上稅率為0.6%,4.5萬元以下稅率為0.4%。嚴躍進為記者算了一筆帳,一個擁有180平米住房的三口之家,人均住房面積達到60平米,現在想要新購一套100萬元的住房,這100萬元房產即需要繳稅部分。假設每平米價格在4.5萬元以上,需要繳納的稅金計算公式為100萬元(需繳稅部分市場價)*70%*0.6%(稅率),即稅金為0.42萬元。“鑒于房地產其他環節稅收還未調整,這成了實實在在多出來的成本。”
朱中一表示,從試點城市來看,保障房屋正常的居住屬性是稅收制度設定的出發點。據此推測,房地產稅可能會設定一定的免征范圍,對首套房與非首套房、普通住宅與高端別墅等區別征稅。
- 熱門樓盤展示》》
- 推薦出售房源》》
- 最新資訊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