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指出,2016年上半年全國整體房價漲幅進一步擴大,上漲態勢逐漸從一線城市傳導至南京、蘇州等二線城市,以及東莞、中山、廊坊等一線城市周邊區域。
但在上半年政策收緊的情況下,部分熱點城市房價漲幅有所收窄。深圳、上海、南京、蘇州、合肥等熱點城市自去年以來均經歷了房價大幅上漲的過程。為穩定樓市,這類城市先后出臺了調控政策,嚴控房價過快上漲。短期來看,調控政策取得一定成效,這些城市房價漲幅已有所收窄。
以深圳為例,2015年初開始房價呈持續上漲態勢,但隨著調控政策收緊,限購升級,自今年3月起,房價漲幅開始收窄,特別是7月環比漲幅下降8.15%。南京、蘇州作為熱點二線城市的代表,上半年南京房價累計上漲21%,蘇州累計上漲22%。尤其是南京,近4個月漲幅均在4%左右。11日,南京、蘇州出臺了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,在限貸、限購、土地拍賣等方面進行了限制。
蘇州市政府在《關于進一步加強蘇州市區 房地產 市場管理的實施意見》中明確指出,要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。居民家庭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,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,蘇州市區(不含吳江區)由40%調整為50%。同時,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申請購買第2套住房時,應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2年內在蘇州市區累計繳納1年及以上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 保險 (城鎮社會保險)繳納證明。
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,南京和蘇州所出臺的政策,符合市場預期,說明二線城市“去資產泡沫”的序幕已經開啟。這對于后續南京和蘇州 房地產 市場健康發展會有積極影響。二線城市房價漲幅將趨緩,政策體現出了壓低二線城市房價的決心。
從政策層面看,蘇州雖然重啟限購版,但外地人購置首套住房還是沒有太多的限制的,這個時候可能要警惕一種風險,即部分購房者擔心后續政策收緊,可能會有加快購房的打算。而部分購房者可能希望房價下跌,也會有觀望的做法。而對于南京市場來說,相對政策偏柔軟,這和南京的房價上漲壓力沒有蘇州大是有關系的。
另據澎湃新聞報道,從政策后續對于二線城市的啟示來看,未來有10來個其他城市或模仿南京和蘇州的政策,包括:天津、濟南、鄭州、武漢、合肥、杭州、南昌、福州、廈門、昆山、廊坊和惠州。此類城市后續房價上漲壓力較大,或在收緊外地人限購政策、收緊二套房購房政策、提高 銀行 信貸 利率、對城市中部分區域進行單獨調控等政策方面做組合拳。從房價抑制角度來看,房價上漲態勢會趨緩。
不過,需要注意的是,往往購房資格也會在這個時候因此消失。
對于其他城市來說,政策依然是積極去庫存,而且可以說是100%去庫存,并沒有太大的動機去進行打壓。但是這也會有一些新的影響。比如說,后續購房者擔心政策收緊,所以其他城市近期可能成交量反而會上升,尤其是房企的推盤節奏會加快。而對于部分購房者來說,確實希望房價下跌,所以這個時候會有觀望。
克爾瑞報告指出,7月重點城市住宅成交量環比下滑10%,降幅較6月份進一步擴大。一線城市整體成交同比、環比分別下滑15%和14%,其中除深圳成交環比微漲2%以外,其余三個城市全部下跌。二三線城市成交環比下跌10%,但同比上漲5%,近半數城市7月成交量仍高于去年月均成交水平。
重點城市的成交量雖有所下滑,但房價并沒有太多下降。 諾亞財富 認為,房價堅挺的原因在于:一是在目前寬松的貨幣環境下,只有地產市場可以承接住10%以上M2增速;二是當下土地價格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房價。
- 熱門樓盤展示》》
- 推薦出售房源》》
- 最新資訊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