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體宿舍又“回來”了!
日前,北京市提出發展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,增加供給、規范管理、加強保障,為的就是更好地解決城市務工人員的住宿問題。
集體宿舍的生活,是幾代國人的記憶。計劃經濟時代和改革開放初期,無論政府機關、事業單位還是國有企業,剛工作的、還沒分到家屬樓的職工多半住進集體宿舍。這之后,住宅市場化逐步推進,大多數城市居民或買上了商品房,或住進了保障房,或在市場上租房,集體宿舍漸行漸遠。
集體宿舍的“回歸”,也是產業轉型、城市變遷的需要。
這些年,對進城務工者來說,“住”的難題始終存在。有些人在建筑工地打工,就住在活動板房、臨時建筑乃至改造后的集裝箱里,雖然有個落腳之地,但條件難言舒適。有些人進入工業企業,單位不“包吃包住”,就得自己找住處。特別是在保潔、物業、餐飲等服務行業中,從業者大都居無定所、漂來漂去。隨著服務業比重的提升以及城鎮化進程的推進,這一問題將更為凸顯。
與此同時,近年來不少城市相繼采取了整治群租房、改造城中村等措施。這有利于城市改善面貌、維護公共安全、實現長遠發展,但客觀上也一定程度減少了低價住房供給,導致一些打工者不得不搬離城市中心、住得越來越遠,乃至每天通勤往返數十公里,生活質量大打折扣。
住,是人的硬需求。一座城市想要提升長久的吸引力、增強民眾的幸福感,就要盡可能地為不同群體提供與其收入水平相適應的住房,盡可能為外來務工者、低收入人群解決好后顧之憂。此次北京市提出發展集體宿舍,采取的具體思路,很值得其他城市借鑒。
比如,為了增加供給,不單純從增量上做文章,而是同時巧妙地盤活存量。如今不少產業園區中,零散分布著一些閑置廠房、商場、寫字樓。在沒有更為合適的項目時,將其改建為集體宿舍,既能有效滿足需求,又能避免資源浪費,地盡其能、房盡其用。
又如,為了規范管理,不再一味地“堵”,還要有效地“疏”。過去,各地下了很大氣力整治群租房,卻“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”,屢禁不止,就是因為市場上有需求。堵不如疏,要建設一批符合管理部門相關標準,通過嚴格的消防、安全等驗收,并由專業租賃機構和建筑企業來建設運營的集體宿舍。有了規范、安全、衛生、穩定的地方可住,誰還會甘冒風險去住群租房呢?
展望未來,要讓租賃型集體宿舍落得了地,應當精心做好總體設計,籌劃好運行模式。
一是明確導向。集體宿舍有公益色彩,但要發展得好,也得符合市場規則,運用好前期補貼、稅費減免等工具,讓建設運營企業有錢可賺,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進來。
二是精準施策。租賃型集體宿舍是一個新鮮事物,建少了不解渴,建快了又會產生新的閑置,建得太差沒人住,租得便宜不賺錢,建得太好、租得太貴又會偏離實際。為此,各地政府部門在“起稿”時就應該深入了解用人單位和務工人員的訴求,反復推敲、逐步完善,確定最為合適的建設規模、推進節奏和租金水平,從而真正地把好事辦好,把集體宿舍建到打工者的心坎上。
- 熱門樓盤展示》》
- 推薦出售房源》》
- 最新資訊》》